南方日報訊 (記者/張瑋)7日,首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簡稱“大梅沙論壇”)開幕,論壇以“國家治理現代化”為主題,覆蓋了“法治建設、反腐、特區創新、互聯網創新、金融創新、混合所有制發展、科技創新”等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議題,吸引了百位來自全球各地政界、商界、學界最具影響力的人士出席本次論壇。
  深圳市委常委、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張思平在致辭中說,深圳這座城市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強,在深圳舉辦中國創新論壇是順應中國的“天時、地利、人和”大勢,意義重大,既能吸收深圳改革創新的新經驗,又能夠促進深圳新時期改革開放中繼續勇立潮頭。
  “除了落實CEPA政策外,還應加強前海與香港的金融與科技產業銜接,將有助於整個地區形成一個產業多元化模式。”改革開放出去的特區與當下頻出的新區有何區別?深圳前海在改革進入深水區,區域突破難度很大的情況下,如何突圍?在首屆大梅沙中國創新論壇分論壇之一的“特區與新區:新時期改革創新的地位與作用”上,來自滬深港津等四地專家進行了觀點碰撞。
  天津濱海新區人大常務副主任、新區綜合發展研究院榮譽院長郝壽義說,國家的改革開放從區域性實驗開始,起點是特區,到現在則是越來越多的新區,這與國家現階段的經濟發展程度有關。“特區和新區,一個是起點,一個是現點。相同之處是,都是國家最新的市場經濟和政治的先行先試。不同點則是,過去是國家給予一個區域特殊政策,這種變量是從外部供給的,以此促進要素在點上聚集。而現在則一定程度上,是以內省的這種變量為主,促進要素的再聚集。”
  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研究主任方舟則表示,改革進入深水區,不管是特區、新區,還是自貿區,光靠地方政府的區域突破已難度非常大,所以需要把整個新區特區放在國家推進改革開放的整體戰略中考慮。方舟以前海為例,認為有三個突破點,一是以《服務貿易協定》(TiSA)作為開放試點,該協定的談判主要由美國、澳大利亞牽頭,旨在為全球每年4萬億美元的服務貿易制定新規則。中國內地尚未加入該協議的談判,而香港已先期參與了美國主導的談判。
  “這一協定潛在的開放領域符合粵港澳合作新平臺的產業發展趨勢,可以考慮前海整體適用於香港參與該談判所確立的主要原則,使前海與香港服務貿易對接,為香港在下一階段的談判中增加籌碼,也為中國內地未來參與此類高端服務貿易規則談判打下基礎。”方舟認為,香港一旦完成協定談判,如果前海能整體適用,則將形成與上海自貿區有所區別的模式,參與到下一代國際貿易投資規則競爭中。
  方舟還認為,前海的發展應與CEPA深化發展、廣東自貿區規劃、以及內地與香港的服務貿易自由化統籌考慮。他建議在CEPA框架下,由中央綜合授權,除了極少數涉及國家安全和意識形態的領域外,對註冊在前海的港資企業給予準入前國民待遇,對於本港授予的專業人員資格直接予以承認,允許他們在廣東省內經營全面業務,取消準入門坎,不設股權比例限制,率先實現粵港服務貿易自由化。
  方舟還建議,加強前海與香港的金融與科技產業銜接,形成兩地的產業互補合作。“前海在金融業上與香港有很大的互補性,應通過開放合作、錯位競爭去共同發展,將香港金融中心和前海的金融現代服務業的改革試點相結合。”方舟說,一方面香港已經有一個1萬多億規模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最大問題是這個錢怎麼用,前海可在人民幣迴流機制上做些試點,探索對雙方都有益的模式”。另外一方面,香港現有產業結構比較單一,但深圳有一定的科技產業基礎,如果能夠把香港金融方面的一些優勢包括生活體制、法律制度等跟深圳配合起來,將有助於整個地區形成一個產業多元化的模式。
  據瞭解,此次論壇由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創立並主辦,該院是民間非盈利性社會智庫,具有建設性、獨立性和平臺性的特點,當日該院也舉行了揭牌儀式。該論壇則將以深圳大梅沙作為論壇的永久會址,依托深圳獨特的政策、地緣優勢,匯聚國內外高端智識資源,聚焦中國改革創新事業。
  ■相關
  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主任樂正:
  智慧型先鋒地區是深圳未來發展方向
  “深圳的產業結構未來不會走香港這條路,不會去把金融和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這一點從富豪榜香港和深圳排名前幾位是什麼人就能看出來。”針對論壇上一些學者關於“深圳產業未來會與香港一樣”的擔憂,深圳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主任、市社科聯主席樂正作出回應,並預測2014年深圳GDP增長將保持在10%左右。
  “今年整個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在下半年出現了下行壓力,但深圳情況還比較好。目前看,前三季度GDP增長為9.5%,初步判斷,全年保持10%的增長希望非常大。”樂正說,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報告有的很不錯,比如地方預算內財政收入增長20.6%,且稅收占了近90%的比重,說明深圳財政收入含金量比較高;從微觀上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達到28.2%,說明中型以上企業的效益還可以。產業結構上,第三產業占了65.5%,先進製造業占了工業增長值的73.6%,將近3/4。前三季度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增長是14.6%,目前占了全市GDP的37.7%。
  樂正表示,從“十二五”開始,深圳一直在強調“質量引領創新驅動”的轉型升級新增長模式,對經濟拉動作用已越來越明顯。針對下一步深圳的創新發展,市改革辦則正在做一個“邁向智慧型發展”的課題。“所謂的智慧型發展就是以創新和人才為核心競爭力,把城市的未來發展建立在廣泛的互聯網思維、大數據技術平臺,智能化的移動中端和創客經濟的繁榮以及智慧性文化普及的基礎之上。其關健詞是‘大創意、大數據、智能化、新能源、共享經濟和公共治理’。”樂正希望,未來深圳包括其他的一些經濟特區和新區,能夠成為中國智慧型發展的先鋒地區。
  與此同時,針對一些學者擔心深圳會走香港產業來路,樂正明確予以回應,稱儘管金融業對深圳很重要,增加值在GDP里占14%,但深圳不會把金融和房地產作為主導產業。“深圳的互聯網產業在全世界處於比較領先的地位,騰訊在全球社交網站中排第二位,深圳富豪榜前幾位也沒有地產商,這與香港很不一樣。可以肯定地講,未來50年之內,深圳不會複製香港,而是走另外一條路。”  (原標題:“加強前海和香港金融與科技產業銜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qyjzdil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